0522-79647869
当前位置:主页»客户评价»

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支撑现代林业发展_9393体育官方官网

文章出处:9393体育官方官网 人气:发表时间:2024-03-29 11:10
本文摘要:113个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构建国家大型观测网络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支撑现代林业发展中国绿色时报11月2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陈列)近年来,有这样一个站网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如果你要了解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某些区域的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通过它的监测会告诉你科学的答案;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生态环境究竟带来多少实际价值,它也会通过数据的分析、科技的创新给你定量的答案。 它就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以下简称生态站网)。

9393体育官方官网

113个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构建国家大型观测网络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支撑现代林业发展中国绿色时报11月2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陈列)近年来,有这样一个站网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如果你要了解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某些区域的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通过它的监测会告诉你科学的答案;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生态环境究竟带来多少实际价值,它也会通过数据的分析、科技的创新给你定量的答案。

它就是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网(以下简称生态站网)。许多人不会忘记,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发布时新增了一个特殊的亮点,就是首次对外发布了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每年10.01万亿元。

它就是依托生态站网的基础数据和创新成果完成的。40年奋进忠实记录国家生态变迁史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生态站)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正式启动建设,结合自然条件和林业建设实际需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有绪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川西、小兴安岭、海南尖峰岭等典型生态区域开展了专项半定位观测研究,建立起初期的森林生态站。

40年的轮回,生态站建设紧跟国际发展潮流,科技手段不断提升,走过了生态定位观测从最初的单点半定位观测,发展到长期连续定位,再到多站联网观测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历程。生态站网是以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按照我国地理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类型区划,由分布在全国典型生态区、依托林业系统科研和教学单位、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若干生态站组成,开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长期、连续、定位野外科学观测和生态过程关键技术研究的网络体系,是国家林业科学试验基地,也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了解到,目前全国已在典型生态区初步建设了113个生态站。

其中,森林生态站75个、湿地生态站21个和荒漠生态站17个,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观测研究网络。几十年来,这些生态站开展观测研究工作,积累了数十年的生态观测数据,时刻见证和忠实记录着林业改善国家生态环境的历史,成为一笔弥足珍贵的国家财富。通过长期建设,各生态站在基础设施、观测水平、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集野外观测、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科普宣传于一体的一站多能大型野外科学基地,生态站网正以崭新的面貌和重要的作用展现在世人面前。

服务全局支撑行业绿色发展为积极适应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形势、生态站自身建设等多层次需要,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作为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站网及所属生态站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生态工程效益监测、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等六大项服务全局的重要任务。任务一:生态要素观测。对我国典型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环境因子和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定期提供水文、土壤、气象和生物四大系列要素的动态信息。

任务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基于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结合资源清查结果,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适时发布评估报告。任务三: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

围绕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情况,监测、评价工程实施效益,科学反映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任务四: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典型区域生态建设与恢复模式研发,制订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和示范样板,支撑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指导林业生产。

任务五:生态学重大专项研究。围绕森林与水的关系、森林碳汇及碳循环、森林与气候变化响应等生态学基础、前沿和热点的科学问题,开展大尺度基础科学理论重大专项联网研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关键生态要素作用机理。任务六:决策咨询服务。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为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制定战略决策以及参与国际谈判和履约提供科学依据。承担这些重大任务,使生态站的工作变得举足轻重,由不被人知到走向了前台,在支撑现代林业发展中不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攻坚克难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生态站网及所属生态站紧紧围绕六大任务,不断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经过系统研究,初步建立了涉及三大生态系统,涵盖建站、观测、评估等方面的标准体系,现已编制发布15项标准,为生态站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系统化提供了保障。

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成为国内外第一个由8个方面14个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森林生态站形成了由北向南以热量驱动和由东向西以水分驱动的生态梯度十字网,是目前全球单一生态类型、生态站数量最多的国家生态观测网络,一些生态站还被联合国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收录,并与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ILTER)、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US-LTER)、英国环境变化网(ECN)、亚洲通量观测网络(AsiaFlux)等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十一五以来,生态站网承担了森林与水的关系、碳循环等林业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理论研究,已取得关键技术、优化模式、标准规范、示范样板等一系列亮丽的成果,为林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为保障国家生态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依托森林生态站长期定位观测数据,我国首次完成了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包括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主要指标,测算出年总价值量达10.01万亿元。以该成果为基础独立成篇,形成森林功能效益部分,作为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的重要内容予以公布,成为七次连续清查最大的创新点。

该成果为实行生态补偿、开展绿色GDP核算、推动国家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量化科学依据。首都圈森林生态站经过多年建设,在基础数据观测、科学研究、科技支撑、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探索出一条集中体现大都市林业生态防护效能、都市重要水源区水源保护功能和都市生态与环境变化功能的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生态站建设发展之路。生态站实现了对北京721特大暴雨的全程自动观测,验证了森林对于暴雨洪灾的消减作用,被、凤凰卫视等媒体先后报道,提高了公众对林业生态工程保障作用的重视程度,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尖峰岭森林生态站依据标准体系、观测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广东、华南地区热带、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基础理论数据模型,测算出广东生态公益林补偿额度并为广东省政府采用,首开我国生态补偿先河。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站利用长期积累的生态因子观测资料,完成的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2007年开始,河南省以4个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为基础,新建9个省级生态站,形成了省级生态站网。

依据观测数据和全省森林、湿地资源的调查数据,每年定期开展全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由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评估结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使林业生态省建设成效得到了广泛宣传。从2007年到2011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年均增加值为149.43亿元,显示出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巨大成果。结合湿地生态站的联网研究优势,依托四川若尔盖、江苏太湖和浙江杭州湾等湿地生态站,研发了适合我国多种湿地类型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体系,为全国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荒漠生态站为基地,通过联网研究、技术开发和集成,形成了高效的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并在沙化地区进行试验示范,支撑了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部分成果为国家发改委《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研究》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2012-2020)》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和实证案例。

荒漠站网组织完成了我国第三大流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综合科学考察,首次发现并命名沙砾碛这一独特地貌类型,科考成果被英国《自然》杂志作为最新研究亮点转载报道,其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对火星表面沙丘形态的判断。这些突出成果,使人们对生态站的科技助推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任重道远时代赋予新使命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林业科学技术大会上,回良玉副总理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加快建立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总结讲话时要求,林业科技必须围绕建设创新型林业,扶持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现代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出成果、见实效、立新功。

当前,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由粗放向集约、由定性向定量转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资源监测、效益监测与评价、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碳汇、国际履约等许多林业中心工作,都需要从连续定位观测中获得相关数据,这些与生态站建设及其工作成果息息相关。因此,需高度重视生态站网的建设,将生态站建设放在全局工作中去考量,并需要各方的努力支持和配合。

有关专家称。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生态站的建设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仅三北防护林累计完成造林面积就达2446.9万公顷,如何建设和管理这些生态工程,系统评估和科学反映工程实施成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而依赖长期定位观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不仅是生态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站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和温室气体排放谈判中,屡遭发达国家的指责和抨击,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改变。森林和湿地在吸收温室气体方面的作用巨大,科学评估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掌握气候谈判话语权的先决条件和迫切需要。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专程来国家林业局,希望林业提供有关碳汇方面的数据,而这必须依靠生态站的定位观测与量化评估。在国家生态外交、国际履约中,生态站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我国参加了国际湿地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还加入了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等,都在直接或间接应用生态站的观测研究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握制定国际生态环境议题的主动权。尤其是国家林业局作为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部门成员单位之一,以生态站网为基础,整体加入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GEOSS),这为提高我国在GEO中的话语权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站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林业科学是典型的野外自然科学,林业许多重大基础理论的创新和突破,都需要借助生态站这一野外观测平台来实现。正是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战略需要,国家林业局于2008年发布了《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2020年)》,对全国生态站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布局,以加快其发展步伐,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规划》,在2020年前建成192个生态站,其中2015年前基本完成新站建设,2015年-2020年重点进行生态站升级改造。那么,目前生态站网建设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呢?据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介绍,生态站的整体建设正处在布局建设和改造升级并存的阶段,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

十二五期间,国家林业局将加快推进生态站网建设,力争建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机制完善、运行高效、覆盖全国主要生态区域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生态站网。回顾过去,生态站网为林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生态站网面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解决林业关键基础理论问题等一系列要求,更将大显身手。我们相信,全国生态站网必将成为加速中国林业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力。


本文关键词:紧跟,国际,科技前沿,支撑,现代,林业,发展,9393体育官方官网,9393

本文来源:9393体育官方官网-www.facilityxsupplier.com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

Copyright © 2007-2023 www.facilityxsupplier.com. 9393体育官方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http://www.facilityxsupplier.com  XML地图  9393体育官方官网(中国)有限公司